【大健康管理学院】西华学子三下乡:青春建功新时代,医疗服务进基层
为了解当今社会卫生服务的社会需要,探讨影响居民健康和寻求卫生服务的障碍因素,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并理解到卫生问题,更有效地使用现在的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与效果。西华筑梦实践团前往珙县人民医院和珙县中医院开展了医疗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为期14天。工作内容为帮助老年人注册电子医保卡、在医院天桥处核实进入住院楼人员的身份信息、在医院大门处做好预检分诊、在核酸采集处登记居民信息、护送新冠核酸标本等。通过这14天的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伟大和辛苦,以及做志愿者的意义。
7月31日,实践团到达珙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学校工作人员为实践团热情指路,帮实践团安排住宿、办卡等服务。
(图 1团队在珙县第一高级中学合影)
8月1日,实践团分为两个小队,分别前往珙县人民医院和珙县中医院向相关负责人报到。报到后,负责人对实践团进行了培训,强调在医院要着装工作服,志愿者要佩戴袖标,强调在医院的行为准则,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做好消毒。培训结束后向实践团分配工作岗位。
(图2在珙县中医院合影)
在这两周的工作里,实践团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体会医院的工作氛围,观察医务人员面临的问题,留心患者的需求。在大门处,实践团严格根据医院“六个一”标准,核查进入医院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询问流行病学史,是否为返乡人员,确保进入医院的人员都安全,减低疫情发生风险;
(图 3大门口预检分诊)
在医院对外核酸检测点,实践团帮助采集核酸的老师,对居民、患者信息录入,帮助返乡人员、因三天两检未完成变成黄码的人员登记信息;
(图 4对外核酸点登记信息)
在院内核酸检测点,实践团帮助住院病人登记信息、办理陪护证,认真核实每一项信息,确保信息正确,让病人及时住院,陪护人员能及时陪护病人;
(图 5院内核酸采集点,办理陪护证等)
实践团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引导患者使用自主打印机挂号、打印报告、缴费,帮助患者办理电子医保卡,及时解决患者的相关问题。
(图 6帮助老人办理电子医保卡)
这14天的工作,对于个人来讲,可能比较枯燥单一,但是实践团每天面对的人,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为让志愿工作有序进行,实践团会定期做好总结。以下取自沈晓岚同学的工作心得:
从刚来到医院的茫然、陌生,到现在逐渐熟练,能为病人和病人家属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对实践团来说意义重大。回想起在医院第一天的实践生活,实践团在天桥工作,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天桥是进入住院部的必经之处,要想进入住院部,必须是住院患者、医生和患者的陪护人。因此实践团要对进入的人员严格把控,遇到没有陪护证的人员要劝导他们离开或换陪护进入、陪护证有损坏的需重新补办。之后工作的岗位是院内的核酸登记处,既要负责职工和患者的核酸采集,还负责办理陪护证,所以工作非常繁重和杂乱。在这些岗位上,老师们尽职尽责,用心解释,但有些患者仍然不能理解。经过这两周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医务人员的辛苦,希望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换位思考,互相体谅。
总结
在这两周,实践团帮助了许多人,收获了来自病人和家属的真诚感谢。实践团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观察着、思考着,真实的体会到医患关系紧张的场景,明白老年人在科技发展的社会看病的尴尬局面,近距离感受到医务工作者工作的不易。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也学习到更多卫生服务方面的知识,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进入基层,了解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为人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文|西华筑梦实践团
排版|唐成诚
审核|杨明玲
指导老师|沈丛微
推荐阅读: